:::
住友不動產 - 都更危老 | 2017-11-20 | 人氣:910

行政院院會下周將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,送立法院審議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接受本報系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,明年為台灣都更史上最關鍵的一年,內政部擬具計畫,先透過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」拋磚引玉,目標500案、一萬戶的量能;本會期力拚都更條例修正草案通過後,也將以「每年500案」為目標,讓量能倍數成長。

租稅、容積獎勵 「不宜再放寬」

但修正法案送進立法院後,條文內容可能再次被修正,尤其優惠措施可能會加碼放行。花敬群說,容積獎勵、租稅優惠都不宜再放寬。

花敬群表示,未來30年內,台灣約有740萬戶的老舊建物,若要全面更新,每年須執行5000案、約25萬戶的都更;因此,趕快完成修法,盡快推動台灣各地都更,是目前內政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

據統計,2006到2016年這十年內,核訂的都更案件只有449案,平均每年只有40案、約2000戶。內政部要改變此現象,已完成立法的危老條例,將打頭陣明年推500案,其中雙北市各100案、其餘四都各50案,其他縣市合計約100案。而都更條例通過後,比照同樣的目標加速進行。

花敬群也坦言,部分立委、業者認為,要推動都更,應祭出更高的容積獎勵、租稅優惠作為誘因,且協議合建的租稅優惠應同權利變換,但內政部的立場是:「容積獎勵不應無邊無際」。

他說,過去容積獎勵機制並不透明,實施者和地主不清楚餅有多大,容易產生不信任感,延宕都更進度;而老舊建築多半房屋稅偏低,走都更程序後,土地持份變少、房屋價值變大,因此房屋稅會增加很多,這也影響民間都更意願,擔心更新後繳不起房屋稅。

至於其他鄉村型區域,花敬群表示,容積獎勵並非推動都更的關鍵因素,而在於完善的金融協助、專業輔導,甚至農村社區重劃等另個層面的議題。

都更利潤縮水 業者:建商未必積極投入

 內政部統計顯示,近八年多來,台北市屋齡超過40年房屋從7.2萬戶暴增至26.2萬戶,大增2.6倍,而近年每年拆除數量僅約千戶。房地產業者表示,政府加速推動都更,不過台北市房屋老化問題日益嚴重,翻新效率遠不及老化速度。

房價反轉 可分配的餅縮水

另外,雖然政府積極推動都更,透過租稅減免、程序簡化希望提高民間投入都市更新的誘因,並加速都更;但房地產業者認為,近二、三年來房價從高點反轉,都更後可分配的餅縮水了,將成為除了整合困境外,建商投入都更的另一個抗性。
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過去台北市都市快速發展的1980年代,當時所興建的房屋,都在過去幾年至未來幾年,陸續成為屋齡40年的老屋,早期設計時相關法規未健全,老屋可能存有安全性疑慮或功能性不足,從許多層面來看,老宅都有翻新或重建的需求。

都更慢 每年老屋拆除僅千戶

但他說,2009年以來迄今台北市拆除房屋僅約一萬戶,每年僅約千戶左右拆除,去年不到1000戶,預估今年應也未達千戶,顯見都更效率有相當提升的空間。

他表示,政府將都更列為住宅政策的重點推動項目之一,不過房價從高檔反轉可能對於都更整合會造成干擾,近年房價下修,在房價高點進場的個案,建商可能面臨整合與分回比例價值下降的問題,更新後可能預期銷售的房價下修,總銷金額降低,營建成本卻難以降低,地主和建商都需面臨分回資產價值縮水的問題,建商在利潤縮水、甚至看不到利潤下,可能選擇出場。

不過也有建商認為,房市景氣下修,對於建商投入都更未必是不好的時機,主要原因在於投入合建和都更投入資金成本低,但地主對居住和資金需求的迫切性,仍是能否成案的關建因素。

世界日報2017/11/19

 

網友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立場,對於發言內容,由發表者自負責任。
發表者
樹狀展開
:::

會員登入